復工復產的正常生活才剛剛步上正軌,一部手機就能開張的詐騙業卻日漸囂張。
? 近日,一起畢業生因注銷學生貸款賬戶被騙94759元而選擇直播自殺的事件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一時間,各種矛頭紛紛劍指貸款詐騙。據悉,該詐騙分子以“注銷學生貸款以免影響征信”的名義騙取該畢業生近10萬元,而這是大學剛畢業一年的陳某,從信用貸款平臺借出來的錢和工作第一年的所有積蓄。因無法承受后果轉而選擇自殺,不禁令人唏噓。所幸,自殺未果。
? 受疫情沖擊,就業潮落幕,失業潮來勢洶洶。接下來,很多個體的生活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何過“冬”成為直面的現實難題。借貸趁“虛”而入,似乎成為經濟大潮下每一位囊中羞澀者想要拼命抓住的救命稻草。然而,過于急迫的心理,反而容易被騙子趁機抓住軟肋。
“因XXX變化,已申請的學生貸款賬戶需注銷,請按程序操作,否則產生不良影響”
?“安逸花 | 4月20日特為您提升至86000元,保留至注冊完成”
“本次訂單存在惡意貸款行為,請重新激活,本次激活金額:9000”
“想貸5萬元的款分36期按月還款,還需20%的流水才能下款,下款后這20%的流水金會同步返還到本人賬戶”
? 詐騙分子們瞄準眼下急迫用錢的關鍵時機,實施各種貸款信息轟炸,或以超高貸款額度誘惑,或以不良信用影響威脅,直至受害者上鉤?;仡櫧诘馁J款詐騙案例,前有陳先生在貸款平臺申請卻被提示需要繳納保證金才能提現成功,后有未知網貸電話通過要求添加他們的QQ并按程序下載相應軟件,申請事后以銀行卡號錯誤為由凍結匯款資金并要求轉賬來解除凍結號。而在上個月,還剛剛發生了一起“優品分期未經同意強制放款,通過發短信、加QQ等方式不斷催收”的案件。
一個個看似簡單的騙局,卻屢屢有人上當受騙。
? 360獵網平臺數據顯示,僅短短數月,貸款詐騙舉報量就已收到1144條,而去年同期僅為417條,高達174%的增長率背后,是后疫情時代下日益激增的貸款需求和詐騙分子趁虛而入的高發趨勢。而據進一步的數據顯示,2020年單單貸款舉報這一項就占2020年金融詐騙所有舉報數量的50.9%,為582條。如果再仔細研究貸款數量的年齡分布數據圖時,“90后成為受貸款詐騙影響最嚴重群體”的數據就更加論證了疫情大背景對于貸款詐騙居高不下的影響程度之深。
不斷上漲的貸款詐騙數字,加快了國家相關部門緊跟出臺相關條令的進度。
? 2020年3月28日,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出2020年第1號預警:聲稱貸款賬戶需要注銷是新的詐騙手段。
? 2020年4月14日,監管部門下發了《關于對國務院聯席辦開展打擊貸款詐騙集群戰役中涉及1069短信平臺開展約談和調查工作的通知》以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犯罪,更是加大了對貸款詐騙的監管力度。通知稱,近期,國務院聯席辦正組織全國監管開展打擊貸款電信詐騙犯罪集群戰役。
相關文件的出臺,對于貸款詐騙的打擊無疑是一項重要的積極指示。
? 不怕騙子會騙,就怕我們不能守住底線。
? 而當我們深入分析各種貸款詐騙案例時,不難發現:詐騙手法雖然不斷升級換代,但往往萬變不離其宗。就目前爆出的貸款詐騙普遍存在這兩種詐騙方式:一種是銀行卡號輸入錯誤。騙子普遍采用銀行卡號輸入錯誤導致賬號凍結為理由,誘騙借款人轉賬解凍賬號。即使有人堅定反映自己賬號填寫時的正確性,但也能被騙子篡改成錯誤賬號并以此為由騙取用戶轉賬資金,來湊流水記錄。另一種,騙子以需要銀行流水對接為理由,要求借款人轉賬刷流水記錄,刷夠流水,后退還金額,后續以各種理由如打款錯誤等,需要借款人重新打款以此詐騙受害人錢財。
? 看似如此簡單的“借口”,卻被詐騙分子們屢試不爽。
? ?1、詐騙分子可以準確報出你的姓名、年齡、手機號、身份證號等各種私密信息,甚至是自己的“工號”。雙方之間的不信任感或可瞬間消疑:他應該是官方機構;
? ?2、受害人對詐騙分子提供的貸款服務確實有所需求,甚至尤為急切。歇業、停業、失業帶來的零收入低收入以及房貸、車貸、信用卡透支臨到還款截止日期的時候,生活重壓之下,理智降為負數,也不足為奇;
? ?3、小投入,高貸款:以提交少量的費用承諾受害人可從中貸取很多的款目和較高的貸額,從而忽悠借款人上鉤。貸款詐騙的背后,僥幸、占便宜、以少得多等人性的弱點始終在作祟。
一場稱不上持久的“騙術心理戰”交鋒過后,往往被詐騙分子占據了上風。
??與此同時,個人信用邊界模糊、征信泛化等引發認知上的混亂,也非常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他們常常以影響信用的理由來威脅受害者盡快按照程序辦理,從而達到自己詐騙的目的。另一方面,我國目前法律條令上關于此部分的內容尚不完善,也常常讓詐騙分子們頻打法律擦邊球,從而帶來監管難度加大,甚至早已形成產業鏈來自如應對各式受騙者。
種種原因,加劇貸款詐騙此起彼伏,難以從根源上取締。
想要徹底清除貸款詐騙的毒瘤,遠非一日之功。
? 筑牢貸款詐騙的防火墻,更需要政府監管部門、社會以及自身多方面共同著手。從“凈網2020”專項行動的全面展開到《2020年第1號預警》《關于對國務院聯席辦開展打擊貸款詐騙集群戰役中涉及1069短信平臺開展約談和調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出臺,打擊詐騙的力度還在不斷加大。但在當下,對于“人人都有可能是易騙體質”的個體而言,首先提升自我的詐騙防范意識,尤為重要。
? 就在近期,全國首個警民聯動網絡詐騙信息舉報平臺——360獵網平臺就當下的詐騙亂象開展了線上公益直播并進行了詳細的解讀支招。360安全專家葛健等紛紛出席在線解答。據介紹,獵網平臺是由北京市公安局聯合360共同推出的,通過互聯網平臺和互聯網技術打擊網絡詐騙犯罪的創新平臺。截至目前,獵網平臺已與全國500多個地區的公安機關建立聯系,網民可以通過該平臺向360互聯網安全中心舉報惡意程序、惡意網址、詐騙電話等。網民舉報的每一條信息,都將收入獵網平臺的大數據,為警方破案提供有效的線索。
貸款詐騙現象仍在加劇,在此,360安全專家向廣大群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 ?1、不要隨意在網上留下個人信息,以免被不法分子盯上;
? ?2、下載APP時一定選擇正規官方軟件,務必在App Store和手機應用市場等正規應用平臺下載,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應用供應商、鏈接以及二維碼下載安裝軟件;
? ?3、不要輕信電話及網絡貸款信息,正規網絡貸款平臺不會在授信審核過程中收取任何費用,收費的一定是騙子!所謂關聯認證金、履約保險費、保證金、銀行卡解凍費等都是詐騙分子的托詞;
? ?4、貸款沒有捷徑,辦理貸款應選擇國家正規金融機構或知名網貸公司,正規網絡貸款平臺的客服不會通過非官方渠道(個人微信、個人QQ)和用戶聯系,也不會向用戶索要個人信息和驗證碼。出現非官方客服聯系的情況,一定要注意核查對方身份,千萬不要向陌生個人賬戶轉賬,切忌心存僥幸;
? ?5、一旦遇到詐騙或陷入套路貸立即報警,并到獵網平臺進行舉報。